本报讯北京有相当一批剧场因设备老化而长年闲置,而与此同时,文艺团体也常因付不起高额场租而难以顺利演出。在北京市政协委员两年多的呼吁和关注下,几所现代化的剧场终于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出现在市民身边。它们有的在原址改造,有的易地重建。
即将在近期投入使用的几所剧场是:北京市儿童艺术剧院排演场、中山公园音乐堂、中国评剧院剧场、北京戏曲学校排演场。据介绍,在改造和重建的过程中,文化部门遇到诸多困难:如儿艺,前是菊儿胡同,后是圆恩寺胡同,左右的住宅也相距很近,在狭窄的空间内施工难度很大;中山公园音乐堂的改造则面临着既不能拆除原有的柱子,又不能擅增高度等问题。经努力,中山公园音乐堂现已改造为一座专业音乐厅,“建声混响指数”达1.9—2.1;通过向地下伸展、中间加层,面积由过去的4000平方米增加到11800平方米。这些剧场几乎都同时具有电影院、歌舞厅等多种功能,中国评剧院剧场达到6级电影院水准,以适应市民的多种文化需求;北京戏校排演场设有戏曲史展厅,可作为素质教育基地。